何孟春,号燕泉,字子元,明代郴州人,弘治六年进士,授兵部主事,历任河南参政,太仆少卿、太仆卿、右副都衙史。明世宗即位后,何孟春任南京吏部右侍郎。隆庆初年,赠礼部尚书衔,谥文简,留有《何燕泉诗》等。何孟春幼时的一天晚上,月白风清,景色宜人。塾师触景生情,吟道:
窗外一团风月 这般情趣少人知
何孟春对道:
架头几部诗书 那里精微皆自得
塾师追求的是风月清幽的趣味,尽管这种境界不为人所知,但他却能独赏其乐。这种特殊情趣,反映了封建文人的孤傲。何孟春却与他大异其趣,喜爱诗书。诗书中精细隐微之处,都是他孜孜以求的地方。这种认真学习的精神应该提倡。
有一天,何孟春随父亲来到县学堂,县学堂的先生命他对对子:
夫子之墙数仞高 得其门而入者或寡矣
这个典故出自《论语·子张》,意思是:拿房屋的墙打比方,我家的围墙只有肩膀那么高,谁都可以看到房屋的美好;我老师家的墙却有几丈高,如果找不到大门走进去,就看不到房舍的形状;能够找到大门的人可能不多吧。何孟春对《孟子·梁惠王》十分熟悉,《孟子》里的典故他信手拈来,对道:
文王之囿七十里 与其民同乐不亦宜乎
其意为:周文王的猎场纵横七十里,同老百姓一起享用,百姓嫌小,这是自然的;而大王却与此相反,七十里的猎场对老百姓来说如同陷阱一样,认为太大,不也是自然的吗?
这副对联的难度很大,既要用典故,又是长短句组成,字数较多,加之能对的事物很少,如果没有丰富的书本知识和对对子的技巧,是对不出来的,小小的何孟春不仅对出来,而且对得很出色,用《孟子》对《论语》可谓“门当户对”。尤其难得的是上下联都不是原书中的现成句,而是经过删减压缩了的,但对得十分工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