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传,广东岭南有一绝对,没人对得出来,当地人便把上联刻在石碑上: 半边山 半段路 半溪流水半溪涸 有一次苏东坡游广东,当地人引他到碑前,请东坡对。东坡一看,问道:“一块碑,只一行字?只一句上联?”说罢掉头走了。于是,当地人说苏东坡也对不出。到了清代,四川才子李调元到广东,当地人又引他到碑前,把苏东坡到时的情况告诉李...
宋朝时期的某年冬天,苏东坡同秦少游各骑一头毛驴去郊外赏雪寻梅。走到山脚河边,迎面遇到一位喝得酩酊大醉的老汉,骑在驴背上东摇西晃。苏东坡即出一对道: 醉汉骑驴 颠头簸脑算酒账 秦少游放眼河中,见一船夫摇着橹逆水而来,随即对道: 艄公摇橹 打躬作揖讨船钱 东坡欣喜地赞道:“好一副诗中之画。” ...
杭州嘉兴南湖北岸的山丘上,有座宏伟的寺院,寺中正殿前建有一个凉亭,人称“煮雪亭”,说起它的来历,还有一段故事。 相传苏东坡任杭州刺史期间,有一年冬天,他父亲苏洵、胞弟苏辙前去看望他。一日,父子三人同去这个寺院品茶赏雪。寺内老和尚见贵客踏雪来访,急忙出门迎接,并请苏氏父子三人到正殿饮茶叙谈。苏洵手指凉亭天井里厚厚的积雪说:...
一日,苏东坡到小妹的闺房,见墙上画了许多猫,就问:“妹妹在墙上画这么多猫,有何用意?”小妹回答:“画饼充饥,我是要吓吓那些饥饿的老鼠呀!”东坡听了小妹的话,就说:“我出一个上联,请小妹对。”小妹听说要她对对联,高兴地说:“请说上联吧!”东坡说: 饿鼠抢墙 妹妹画猫惊饿鼠 小妹听了,寻思半天,想不出下联来。东坡看着...
有一次,黄庭坚来到江南非常繁华的江州府,当地的文人学者一听他来了,都约他游览名胜古迹,并想借此机会试一试这个“神童才子”的文采。 他们来到了烟水亭,看见一个游人正在美滋滋地吸水烟,一个书生便以此为题,出联说: 烟水亭 吸水烟 烟从水起 黄庭坚知道这个书生的用意,想起刚才他们曾经到过“浪井”这个地方。这个井是...
从前有一个财主,家财万贯,但是斗大的字不识一个,平时只知道剥削长工、扣工钱,大家都恨死他了。 快过年了,财主准备写副对联,增加一点喜气,自己不会写,只有请人代写了。他想了想,就去请一个秀才来帮自己写。这秀才恨他平时太霸道,于是想趁机捉弄财主一番。 秀才来到财主家,叫财主亲自磨墨铺纸,他拍拍脑壳,做出很慎重的样子,...
清朝雍正年间,有位皇亲贵戚名叫双富,号士卿,曾任某省监使。他为官骄奢,不仅狐假虎威、颐指气使、专横跋扈,还以权谋私、贪赃枉法、中饱私囊,后被人告发而撤职。 双富虽不任职了,但他仗着是皇亲贵戚,依然耀武扬威、横行乡里,村人对他恨之入骨。有一个聪慧的人利用为双富祝寿的机会赠上一联: 士为知己
从前有一位财主粗通一点文墨,又喜欢附庸风雅,而且非常吝啬。一日,他为母祝寿,大摆宴席,照例得悬挂彩灯,贴大红对联。他舍不得请外人撰写对联,便叫账房先生将常见通用的春联写出来贴在大门上: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 账房先生写好后,财主一看,才忽然想起,这是给妈祝寿,应该改一下...
吴省钦是清乾隆进士,有一年去江西主持考试,以权谋私,贪赃枉法,以“财”录人,谁送的钱多便录取谁。为此,士人对吴省钦恨之入骨。其中有一个家境贫穷的考生,虽然文章锦绣,满腹经纶,却因家贫如洗,无钱行贿,自知只能名落孙山,便在贡院大门上贴了一副联语,以发泄心中愤慨。众人读之,皆点头赞许,拍手称快。联云: 少目焉能识...
从前,某地有个财主姓陈名家颜,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。他人很聪明,只是生性顽劣,不肯好好读书。父母因为就这一个儿子,不忍管教,由着他胡闹,因此荒废了学业。他成人之后,见不少幼年同窗都有了功名,而自己只是一个土财主,心中非常后悔,便将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。 儿子六岁那年,陈家颜不肯送他进村塾读书,宁愿多花些钱请个名先生来家中坐馆...
相传元朝末年隆冬的一天,晌午时分,几年来一直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常遇春正带领随从路过一座尼姑庵,大门“吱”的一声开了,从里面走出一个带发修行的师姑。她一手拿着根木棍,一手提着一篮萝卜,往门前河边走去。常遇春看她正值青春年华,身段苗条、花容月貌、冰清玉洁,两弯秀眉下,一双桂圆似的明眸脉脉含情,不由方寸大乱,竟呆呆地望着她,久久不肯离...
相传,有一年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到随州城游玩。他走进一家茶馆品茶,见墙上有半副对联云: 八角楼 楼八角 一角点灯诸角亮 “好一个上联呀!”欧阳修十分赞赏,经过打听才知道是一位书生半年前写下的,可惜至今无人能对。 欧阳修品茗之后,吟诵一番,未得佳句。他走出茶馆,来到花溪河边,跨上伍眼桥,八个大字映入眼帘“一泓清...
有一天,明太祖朱元璋微服私访,出了玄武湖,来到法宝寺。这时的法宝寺因连年战乱已被破坏得不成样子,朱元璋转来转去也没遇上一个香客。朱元璋正在叹息,忽然有一件东西吸引了他,原来是一座高大的弥勒佛像。那座佛像慈眉善目,赤着上身,圆溜溜的大肚子,肚脐眼足装下三包草。朱元璋看在眼里,乐在心里,顺口念道: 开口便笑 笑古笑今 笑古今可...
明太祖朱元璋最喜欢作对联,曾号召家家户户贴春联,他常微服私访,并同黎民百姓唱和对联。传说有一天他在南京走街串巷,来到一家酒店门口,看到一个秀才昂坐独酌,神态潇洒,于是便上前同他攀谈,问他是哪里人氏。那秀才答是“四川重庆府人”。朱元璋随即出一联曰: 千里为重 重水重山重庆府 那秀才也不含糊,他知道这人是要他应对,便...
有一次,朱元璋率兵包围重庆,驻扎在马驿馆。第一天朱元璋走在街上,遇到一个卖蔬菜的,便和他谈起四川风景来。朱元璋看到这位农民谈吐不凡,便以四川风景为题,出了一个上联求对: 朝霞似锦 晚霞似锦 东川锦 西川锦 那位农民不假思索地答道: 新月如弓 残月如弓 上弦弓 下弦弓 朱元璋一听,认为这位农民文才出奇,便...
南京市的瞻园,在明朝初年为中山王徐达的府邸花园,又是朱元璋称帝前的吴王府。这里风景秀丽,别具一格,南、北、西三面为假山。东边回廊水榭,“工”字厅一面临水,一面为花台、绿地,真是红绿相衬,美不胜收。 据说,有一天,徐达在府邸门口贴了一个长联,联旁一张告示:“能对出来的奖赏黄金百两。”文告贴出之后,府邸门前熙熙攘攘,热闹非凡...
明代诗人,“三杨”之一的大学士杨溥,字弘济,湖北人。杨溥自幼聪敏过人,十多岁就精通诗对,常常妙语惊人。 有一年,他的父亲因为一个公案的牵连,被抓入县狱。亲友只是着急,却没有办法。杨溥便亲自跑去县衙向县官求情。县官见他胆量不小,口才又好,想要试试他的才学,便出一联曰: 四口同圆 内口皆从外口管 这是一条拆合...
李开先是明朝的文学家,在他小的时候,有一天他的爷爷李聪过生日,当地的一些乡绅名流都来祝寿。李开先家里张灯结彩,大摆酒席。此时年方七岁的李开先跟随他的父亲李淳应酬来宾。来宾当中有一个田进士,看到小开先眉清目秀,举止文雅,非常可爱;又听说他三岁学字,五岁背诗,七岁就能作文章,心里半信半疑。今日见了小开先,就想试试他的学问。 ...
明朝的大学士解缙六岁即能吟诗作对,是当时有名的“神童”。 有一天早上,他母亲叫他扫地、放鸡,他随口应道: 打扫堂前地 放出笼里鸡 他母亲说:“你又吟诗啦!”解缙接口道: 分明是说话 又道我吟诗 解缙七岁时,父亲带他去江里洗澡。父亲把脱下的衣服挂在江边的树枝上,并向解缙吟一上联曰: ...
解缙是远近闻名的神童才子,为此,被住在他家对门的曹尚书所忌妒。 有一天,曹尚书把解缙请到家里来,给他出了一个双关对,曹尚书的出联是: 庭前种竹先生笋 解缙敏捷对出: 庙后栽花长老枝 曹尚书笑着说:“我这上联的意思是说,庭院前面种上竹子,首先长出竹笋来。” 解缙也笑着说:“我这下...
解缙奉旨巡示运河漕运。途经古城沛县,县衙忙摆筵席,为这位解大人接风洗尘。席间,酒过三巡,解大人忽然雅兴大发,想对对子,便说:“今日诸位在此聚会,很是难得,本官不才,愿出一上联,请诸公对出下联,以助酒兴。”说罢,他举杯高诵道: 一杯清水 解解解元之渴 众人听罢,面面相觑,无以对答。此时,忽听一阵箜篌的击打声,众人抬...
永乐年间,有位尚书来到一座庙里,他看到这座庙殿堂宏伟,气派不凡,一时心血来潮,就以这座庙为题,在墙上写了一首诗。 尚书走了以后,庙里有个小和尚看见了这首诗,就在旁边胡诌了几句,与他这首诗相应正好和了他的诗。后来,尚书又到庙里来玩,看见了小和尚这首和诗,心里挺有气:这种歪诗也配和我的诗!一打听,才知道是个小和尚写的,就派人...
清朝嘉庆年间,在洪雅有个姓袁名文藻字鉴亭的人。他二十八岁中秀才,补为廪生,后乡试屡落第,于是无意功名,在家乡设馆教书。因他为人和善、谦逊,人们都称他为“袁老者”。 一天,有个自恃才高而称“朱先生”的人从外地远道来访。会面后,他见袁文藻竟是一位衣冠俭朴、面貌不扬的“乡巴佬”,便不放在眼里。几句客套话之后,他即借拆字出一联嘲...
宋湘才思敏捷,人们称他为“广东才子”。宋湘性情豪放,幽默诙谐。在梅县侨乡,有不少关于他才思敏捷的轶事。 有一仕宦人家,依仗权势,平日横行乡里,乡人敢怒而不敢言。但在他们家大红门上却贴着这样一副对联: 诗第一 书第一 诗书第一 父状元 子状元 父子状元 其骄横之气,由此可见。宋湘...
岳飞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,他的死是千古奇冤。八百多年来,人民一直在心里纪念他。而秦桧之辈的人间败类,虽曾猖獗一时,终于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。《西湖古今佳话》记载:清代阮元铸秦桧夫妇铁像,跪于岳飞墓前。石柱上刻着一副对联: 正邪自古同冰炭 毁誉于今判伪真 还有一人用秦桧夫妇追悔互怨...
从前,有个穷书生,每逢过年,总有一番感慨。眼看有钱人家张灯结彩、喜气盈门,穿的是绫罗绸缎,吃的是山珍海味,真是富人一席酒,穷汉半年粮。而穷苦之家,衣衫褴褛,门庭极为冷落,境遇十分悲惨。除夕,穷书生叹息无奈之际,写上两副春联,一副是: 人穷双月少 衣破半风多 门框两边的一副是: ...
从前,有一个姓张的秀才和一个姓李的秀才。一天,他俩结伴踏春,来到郊外,登上一座小桥。他们放眼回顾,起伏的山峦,淙淙的流水,绿油油的油菜,洁白的桐花。李秀才不禁雅兴大发,口中啧啧称好,“好风景,如无佳诗相配,岂不负了春光。你我何不对吟一下,试试你我之文才?”张秀才一听,拍手附和:“妙,妙!老兄才华出众,就开个头吧!”李秀才微微一笑...
传说,一日中午,杨升庵经过一所私塾,见老师正用戒尺责打一个学生,便走上前去询问。 老师告诉他说:“今晨,我出一下联,要他对上联,时过半日,尚未成句,所以我要责罚他。”年幼好学的杨升庵忙向老师请教下联的内容,老师说: 谷黄米白饭如霜 杨升庵思虑许久,对老师说:“先生,这上联我一时也对不上,容我回去再慢慢思...
明代弘治年间,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顾鼎臣,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。他从小就读过许多诗书,尤其喜欢对对子。他父亲也经常带他到外面去游玩,给他出联作对,帮助他增长学问。 年幼的顾鼎臣在学馆里读书时,老师看出这孩子不但勤奋好学,而且聪明机敏,这天,特意出了一个上联让他对: 花鸣春晴 鸟韵吹成无孔笛 顾鼎臣听了,对...
严嵩是分宜人,弘治年间的进士,嘉靖中,历任礼部、吏部尚书,后任武英殿大学士,直入文渊阁。他之所以成为内阁首辅,是因为原来的首辅夏言和曾铣因为河套的事情被杀害了。严嵩入阁二十一年,专擅国事,排斥异己,侵吞军饷,军队松懈,国库空虚,财政枯竭,怨声载道。世宗帝震怒,下令诛杀严嵩的儿子严鹄、严鸿,严嵩也因为此事回家养老,在家两年后死去。...
李东阳是明代的大学士,他的诗文闻名天下,他有很多学生,人们都很敬重他的才学。他的才学之所以这么引人注目,是和他少年时代刻苦学习分不开的。他小时候,勤奋好学,才思敏捷,尤其善于对对子。 有一次,一位爱开玩笑的人将“李东阳”嵌入句中,出了一个上联: 李东阳气暖 这句联句的意思是说,李树的东头阳气回升,显得格...
李东阳,官至大学士,按当时的习惯,人们称他为李阁老。有一次,十多位新进士去他家做客,有位进士行礼时,口称“阁下李先生”,李东阳听了微微一笑。 大家落座以后,李东阳说:“我出个上句,请诸位对个下句。”他的出句是: 庭前花始放 几个人你看我我看你,弄不明白他为什么让大家对这么简单的句子,便谁也不敢贸然答对了...
相传,唐伯虎年轻时为了追求秋香姑娘,从苏州来到无锡东亭,卖身相府,改名华安,做了书童。 第二天,老管家领他到街上剃头并要给他换身装束。理发师傅听说华安善吟诗作对,就请他为店堂题写一副对联。唐伯虎推辞不过,只好写了一联: 长发长发长长发 发长发长发发长 理发师傅看了,连连称...
有一年夏天,祝枝山和一位文友在街上闲逛,路过一个池塘,塘里种着荷花,但见绿叶如盖,鱼儿都游到荷叶下乘凉。祝枝山见景生情,出了个上联: 池中荷叶鱼儿伞 友人称赞这对子出得好,形象生动,是很好的比喻,可如何对呢?他一抬头,见一户人家屋檐下有个燕窝,恰好由一网蛛丝挡着入口,立时有了下联: 梁上蛛丝燕子帘
明朝万历年间,潮州出了一个状元,名叫林大钦。他从小就很聪明,十四岁时,便被银湖乡吴氏富翁聘请为私塾教师。相传他刚刚到达时,乡里吴氏族长看他稚气未脱,怀疑他的学识,便提出要和他对对子。林大钦答应了。 族长举目四望,书塾后边茂盛的虎耳草触发了他的灵感,即兴出了一个上联: 银湖院后虎耳草 林大钦仰首思索,忽然...
大理文人李元阳,一日与学生共游三塔,见和尚们正在修塔,小和尚正法送汤饭到塔坛上去,便即吟出一上联叫学生对: 和尚正法 提汤上坛 大意失手 汤淌烫坛 “汤淌烫坛”四字同音,刚好包含了四部声调,读起来颇有趣,但学生们面面相觑没人能对上。后回到城内,李元阳见徐裁缝正与妻子下棋,徐妻看到李元阳等人走来,害羞起来,对丈夫说:“...
明朝时,陕西同州府管辖华阴、华县、潼关、大荔、白水、蒲城、澄城、韩城、朝邑、合阳十个县。一日,同州知府想在府衙大门两旁刻一副对联,便将各县才子召来,让他们当场把对联作出来。 有什么要求呢?只有一条:无论长短,都要将十个县名包括进去。 各县的才子绞尽脑汁,想尽各种办法把这二十来个字都用进去。知府看了他们的“作品”,...
从前,有一个世袭官吏的富豪之家,他们依仗权势,横行乡里,鱼肉乡民,庶民对这家人无不咬牙切齿,痛恨至极。 一年除夕,这家父与子戴着崭新的乌纱帽,穿着鲜艳的官服,为了显示自己的富贵,老富豪亲自挥笔书写了一副对联: 父进士 子进士 父子皆进士 婆夫人 媳夫人 婆媳都夫人 恰好,村里的...
左宗棠和曾国藩,是清代洋务派中赫赫有名的人物,可是在对外问题上,两人的态度却截然不同。曾国藩是地道的投降派,左宗棠却是抵抗派。左宗棠在军事上消灭英俄走狗阿古柏政权,并从沙俄手中收复伊犁。在经济上,主张造船“抵洋”,并创办了福州船政局,抵制洋商垄断,维护我国海运主权。 由于政见不合,曾国藩对左宗棠心怀恨意。有一次,曾国藩出...
雍正十三年(1735)在顺天府进行乡试,主考官为工部侍郎顾祖镇,副主考官为翰林学士戴瀚。秀才许某才疏学浅,却以行贿手段打通关节,得中乡试第一,引起人们的愤慨。有一才子听说了这事后,特撰一联以讥讽。联曰: 顾司空 顾人情 不顾脸面 戴学士 戴关节 未戴眼睛 上联以顾祖镇之姓“顾”作为动词用,取...
清朝年间,昆明有个文人,名叫倪蜕,人称“倪三怪”,在巡抚衙门里当师爷。一天,他和几个幕僚在一起喝茶聊天,同僚们要开他的玩笑。其中一个说:“有个对联要请你对。”说着念出上联: 山羊上山 山触山羊角 咩咩咩 同时,那同事还“咩咩咩”地学了三声羊叫。那师爷丝毫没有为难的样子,即刻对道: 水牛下水 水淹水牛头……...
相传有个老进士,是个财迷,爱钱如命,告老还乡后,置了千亩良田,还开当铺,放高利贷,剥削、坑骗了不少良民百姓,可在表面上装出慈善样,时常吃斋念佛,有一次,他在大门上写了副对联: 色即是空空是色 人不恕我我恕人 村里的人一看,便知道他又在标榜自己,有人想拆穿他的把戏,便将对联改动了两...
传说苏小妹的女儿是个很有志气的女孩子,特别是在婚姻问题上她很有主见。父亲的包办,母亲的“参谋”,媒婆的牵线搭桥,都没有起作用,最终她自己作主嫁给了一个家境不好却十分有才气的穷秀才。 女儿嫁出去之后,苏小妹很不放心,总担心女儿在夫家受不了那份罪。有一天,风雨交加,苏小妹想起女儿住的那两间房也不知漏雨不漏雨,便带了丫鬟,撑上...
从前,有个书生读书非常刻苦,每天都要读到很晚才肯睡觉,第二天早早就起床。他有个习惯,清早起来必定要去村外小河边散散步,吟吟诗,这样读起书来更有精神。 邻村有个小牧童,每天早晨也必定牵牛到河边去放牧。牧童来时,都是骑在牛背上悠闲自在地唱着山歌,每天唱的都不相同。 有一天,秀才问牧童:“这些山歌是谁教你的?”牧童说道...
清代文学家李调元,才思敏捷,以善对而闻名。被调任广东当学政后,有一牧童故意在李调元赴任的路上以三块石头垒成一座石桥,用来阻拦李调元。李调元坐轿路经此地,石桥被轿夫踢倒,牧童责问轿夫,双方争吵不休。李调元下轿调解。牧童说:“你既是李大人,听说善于作对,小子出个上联请你对吧!”李调元欣然答应。牧童念道: 踢破磊桥三块石
相传云南人李因培奉旨到江南主考,江南人欺他是边疆人,都蔑视他。他知道后,便在考试那天,命人在讲台案桌上摆了一个大眼竹篮,反罩着一窝鸡,母鸡出不来,小鸡却从篮眼内跳出跳进。 考试时间到了,考生坐好等候试题。监考宣布:“大主考吩咐,今天的试题已摆在案桌上了,诸生快快作文吧!” 有人说:“难道试题就是这窝鸡吗?”
明朝的文人陆采,小时候聪明文雅,常常跟着父亲吟诗作对。有一天,他跟父亲兴致勃勃地去游园,花园里黄莺飞入石榴花丛中,红红的石榴花和黄莺互相映照,十分好看,父亲就高兴地出了一个对句: 莺入榴花 似炼黄金数点 陆采马上对道: 鹭栖荷叶 如堆白玉一团 这副对联色彩鲜明,莺鸟的羽毛是金黄色的,石榴花的颜色是...
明朝的“药圣”李时珍,从小就是个聪明的孩子,他跟着父亲认字,作诗吟对,本领不比大人差。 有一天,李时珍在做完功课后,跟着老师到院子外面散步。老师是位才华出众的人,他望着远处静静的树林环抱着幽静的青山,不禁生出了雅兴,轻声吟出一句: 远声隔林静 李时珍见老师的联句出得很巧妙就想对下句。正好,他看见田野大路...
明末著名文学家张岱擅长对对子。六岁那年,他的祖父带他到杭州玩,在杭州他们遇到了文学家、书画家陈继儒(号眉公)。由于陈继儒经常来往于官绅之间,因此有些人对他时有讥讽。 此时陈继儒骑着一只角鹿去钱塘县做客,在县衙见了张岱他们祖孙二人,就对张岱祖父说:“听说令孙善作对子,今天是不是当面一试?”他指着县衙书房里画屏上一幅《李白骑...
何孟春,号燕泉,字子元,明代郴州人,弘治六年进士,授兵部主事,历任河南参政,太仆少卿、太仆卿、右副都衙史。明世宗即位后,何孟春任南京吏部右侍郎。隆庆初年,赠礼部尚书衔,谥文简,留有《何燕泉诗》等。何孟春幼时的一天晚上,月白风清,景色宜人。塾师触景生情,吟道: 窗外一团风月 这般情趣少人知 何孟春对道: 架...
《型世言》,全称《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》,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,约刻于崇祯五年(1632)。型者,模也,榜样之谓也,这是一部..